產業觀測

  • View More 工商時報.jpg
    產業觀測

    發展自主衛星產業,強化數位韌性與通訊安全

    2023年2月2日晚上約7點30分,淡水到馬祖東引的「台馬第二海纜」在距東引機房端約52公里附近海域發生斷纜狀況,隨後2月8日中午約12點32分「台馬第三海纜」也發生斷纜。提供馬祖地區主要網路的兩條海底纜線陸續中斷,雖然營運該地網路的中華電信緊急啟用「第二重備援微波系統」,並表示主要頻寬提供語音通話、政府國安與民生等電路不受影響,然而受到微波通訊頻寬限制,行動、寬頻上網及MOD等服務則有降速與不穩定的狀況。短短七日接連發生離島斷纜問題,表面上讓民眾感到不便,深入探究不免需要思考,當國土受到人為因素影響造成通訊中斷,乃至於其他狀況如交通、電力、水利、物流…等等服務中斷時,對於民生服務系統勢必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維持通訊安全是戰時必備

    現今的生活持續加速,社會進步飛快到也不斷打破人類歷史紀錄,人們透過網路資訊傳遞,以超高的效率精準取得資訊並運用到各種場景,通訊服務已經成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具。打了快一年的俄烏戰爭讓世界看到了極端的殘酷與現實,自從戰爭開打以來,戰場上通訊系統的應用,經常成為新聞媒體用來描述作戰能力的指標,也讓我們理解到同樣身處戰爭敏感地區的台灣,對於通訊系統的應用需要隨時處於高度備戰的狀態。雖然在俄烏戰爭初期StarLink(與特斯拉同為馬斯克所創立)免費提供烏克蘭使用,但在2月9日已斷訊。由於特斯拉(Tesla)在中國有龐大的商業利益,未來解放軍若侵略台灣,StarLink讓台灣使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們假設中國可以利用1,000枚飛彈與3,000枚火箭炮在開戰短短幾小時內摧毀所有海纜登陸站、衛星地面站、各地主要通訊設備大樓、離島通訊微波塔、以及特高壓變電所,造成台灣對外通訊網路幾乎完全中斷的情況下,究竟我們的通訊系統暢通機制與對數位韌性衝擊為何呢?

    ■打造衛星通訊 國安關鍵

    數位發展部於2022年8月成立的任務目標就是建立台灣為「全民數位韌性」國家,即便當中國試圖切斷海纜光纖,台灣對外網路仍可維持正常運作,並將在全國700多處與三個國外站點建立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NGSO)的地面接收站,完整打造衛星通訊的基礎建設。甫於今年1月完成改制的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吳宗信主任表示,「台灣發展30多年來的太空產業,在大環境變動下具備了更多國家安全與帶領產業的意義」。其中設置能確保國內主要運作節點通訊暢通的系統,已經成為維持國家安全必備的基礎建設,而通訊相關的技術發展也被世界各國設定為最重要的發展項目之一。

    通訊系統的運用固然非常多元且便利,但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特別是在高度電子化、資訊化的現代,攻擊方會用盡各種方式如截收、干擾、斷電、摧毀等手段使防守方失去資訊傳遞的能力,進而因為無法與指揮系統取得連繫而更容易地被擊破。防守方則是需要透過高度加密、閃避干擾、獨立供電、大量備援等各種方案,有效確保資訊隨時傳遞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

    我們有必要建置高強度的衛星通訊系統能量(capacity),其主要特點包括具備通訊時同時移動能力、具有無法側錄的能力、衛星通訊不受干擾的能力。從衛星供應端來看,對外作法可透過低軌道通訊衛星,例如:StarLink、OneWeb、SES mPower、Amazon等國際衛星業者,成為其用戶,達到大容量、低成本及可靠性,同時也能分散風險。對內的作法可以是自主發展低軌道通訊衛星直接通訊,包括2025~26年低軌通訊衛星,或者透過車輛運載以及無人機載運至定點自動布建的方式廣設行動衛星通訊接收站,並設置如太陽能、氫能、風能等供電系統,實現各站點可完全獨立運作的能力。

    台灣自主衛星通訊系統仍待發展

    然而,國際上四個主要衛星業者所能供應的星系容量仍然相當有限,且受制於母國政策與商業利益考量,加上台灣未來規劃的星系通訊容量推估約為OneWeb的十分之一。在衛星需求端部分,政府應排出優先使用順序包括軍用、政府非軍用、民用;國內互通用衛星與對外通訊連網。

    軍用領域包括國家領導人與人民和國際盟友通訊系統、作戰指揮系統、戰情資訊系統(包括衛星圖像與監視)、後勤支援系統等;政府非軍用涵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包括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銀行與金融、緊急救援與醫院、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及高科技園區;民用涵蓋民眾上網、公司行號、物流業等等。筆者推估供應端所能提供的容量遠遠不足,目前龐大的需求落差仍待相關產業與政府計畫加速投入。以台灣的狀況而言,自然會是處於防守方的狀態,從近期發生過來自中國的網路攻擊事件可以見得,所有通訊系統必須以隨時都有可能轉變為戰時狀態的考量設計。

    為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充分的通訊能量,除了導入國際通訊市場上先進的系統解決方案外,台灣也應加強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與系統設置,例如具備衛星中繼通訊功能之無人載具、跳頻鏈路加密無線通訊系統、無線光通訊系統、低軌道衛星通訊系統相關系統、移動式衛星通訊系統、人工智慧(AI)系統整合等,可以確保在戰時國防、公務、民防...等單位得以緊急啟動備援通訊系統,進行資訊傳遞甚至自動化分析與部分協助決策,確保政府單位能夠正常運作,維持社會基本生活。

    發揮台灣科技優勢,開發最佳在地解決方案

    台灣具備大量電子電路、資訊系統、無線通訊等等科技實作的能力,過往產業生態著重在元件代工製造,例如導控科技,以國內技術與架構都具備能力,由於基礎元件取得容易,客製化特殊元件也幾乎都可以在地開發完成,運用科技人才充裕的優勢,我們需要跳脫既有思維,轉向加強發展「系統研發設計」、「系統整合」的產業結構、以及思考「如何打入這個領域市場」,充分發揮出台灣科技產業的優勢,設計開發最適合在地需求的解決方案。

    基於此,我們更應思考如何將產品做到下一個世代或者大量透過如初萌芽且具備高度潛力的開發案,尖端技術元件如:陣列天線、姿態控制模組、光纖陀螺儀、大口徑光學鏡片研製等;先進應用系統方案如:B5G/6G、無線光通訊、微型合成孔徑雷達、高解析度光學偵照…等之設計與整合開發,將未來的衛星應用發展納入高度數位韌性的設計規範,確保各項目在實際應用時具備最理想的穩定性。在發展過程中將產生許多產、官、學之間的協作項目,為了快速達成目標,應在初期透過專業深入評估後直接投入合理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減少過多驗證過程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如此不但更為切合台灣環境現況的需求,也可因為結合各領域共同推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實質的發展空間。(台翔呂宜諠副總經理於工商時報發表,圖片工商時報)
  • View More 工商時報.jpg
    產業觀測

    從投資看衛星產業發展前景

    近年來航太產業興起一股低軌道衛星(LEO)熱,但其實低軌道衛星已存在二、三十年,發展過程中並非一路順遂,甚有多起商業失敗案例,如銥(Iridium)計畫、全球星(GlobalStar)以及軌道通訊(Orbcomm)等,不過在2008年SpaceX成功發射與回收火箭後使LEO衛星開始迎來新局,再次引爆太空經濟議題。

    衛星通訊市場發展空間大,也會是全球性的布局,預期開始進入戰國時代。目前LEO衛星領域由四大業者主占,StarLink、OneWeb、Amazon Kuiper、Telesat合計市佔率75%,衛星總數約70,000枚,顯見未來商用通訊衛星,業者正加速建置衛星,以提供大頻寬、低延遲的通訊服務。

    這也讓過去老牌衛星營運商也產生了危機意識,從原來的地球靜止軌道(GEO)開始往商用低軌衛星布局,使GEO與LEO衛星做連通,包括Eutelsat、Viasat、Inmarsat、Hughes等業者。為要滿足客戶需求與擴大市占率,今年7月25日Eutelsat與OneWeb宣布計劃合併,合併後將提供GEO和LEO衛星整合服務,此舉也將對StarLink和Amazon Kuiper產生抗衡力量。

    衛星產業成創投新寵

    從商業價值角度來看,StarLink驗證了LEO衛星商業模式是可行的,首要支撐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30多年前就不做一般通訊,純粹商業投資,鼓勵民間發展各種航太技術;其次是,各種技術的進步讓衛星本體(Bus)與酬載(Payload)在維持性能的同時大幅縮減容積與重量;第三,衛星造價及憑藉著可回收技術,運載火箭發射成本大幅下降,進而拓展更多應用面,市場規模也因此大幅擴張;第四,LEO寬頻通訊衛星在傳輸速度品質和容量上具有競爭優勢。

    根據McKinsey & Company今年5月報告指出,太空衛星研發資金的來源,從政府轉變為私募與創投資金,2000年初期太空研發經費有90%來自政府,2020年來自商業化資金比重就佔了30%。2021年太空產業相關私募與創投基金就達100億美元,投資項目從用於GPS、衛星電視用途的GEO、MEO衛星轉向LEO衛星通訊、太空站與太空旅遊。

    投資資金來源走向多元化

    另一份調查也顯示太空產業的資金來源正走向多元化,據BryceTech今年6月報告,2021年太空新創天使投資交易金額為17億美元,佔比11%,比往年高,代表投資人對太空產業期望值很高。全球太空市場自2015年起進入快速成長期,創投基金也大量湧入,其中又以美國創投基金最為活躍,2021年來自創投資金投資太空新創金額達90億美元,年增82%;投資交易件數120件,年增54%。不論投資金額及件數都有明顯成長。併購太空新創案件增加至13件,近3年均呈現成長態勢,全球太空產業進入擴張成長期,可見未來併購空間很大,太空新創公司須作好準備,累積未來的籌碼以因應發展。

    在企業創投部分,傳統航太業者2021年積極投入商業太空產業之企業投資,例如Boeing(計14件)、Airbus(計24件)、Lockheed Martin(計8件)。因預見未來衛星通訊應用面的發展商機,資通訊大廠也參與投資太空新創生態鏈企業如Google(計12件)、SoftBank(計8件)等。

    雖然市場看好看熱,惟衛星產業與航太產業發展路徑相同,都具有高技術、高資本、高風險等產業特性,對此給予如下三點提醒:

    應重視工程數字、勿急功近利

    第一、航太產業重視物理特性,須面對嚴酷的工程數字現實,這是很需要務實的產業,不同於一般產業特性,可以快速變換模式而探索出潛在市場需求,因而事業開展,很殘酷地說,過於熱情夢想、過於場面話與情面話,使投入者長期不太正視工程數字現實,反而是阻礙發展,甚至徒耗資源心力。

    第二、國人向來有前期熱情、中後期乏力的情形,或急功近利,然而航太產業技術與試驗都需要長時間耐心琢磨累積,國人也常有因急切、欠缺耐心而取巧的事例,或不在細節上苛求謹慎的事例,這在發展衛星與航太事業上將使風險更加風險,過往美蘇太空競賽已經發生過太多次悲劇,例如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事件、蘇聯科馬洛夫事件。

    第三、許多先進系統經常是援用各國最佳的部件,先從精進技術切入,再擴大自製率。台灣正在加速火箭、衛星產業的發展,LEO衛星星系將走向大量商業化,政府應主動創造市場需求,有些太空任務目標可以由民間來做的,就交給民間承擔,政府若對產業多開放一點,其實對推進國家進步的力量會很大。

    過去國家太空中心、中科院扮演著「系統整合商」的角色,我們以福衛1號至5號的衛星系統開發經驗,過去非由民間主導的任務,期待國家太空中心、中科院多跟民間業者協作,加速產品的開發速度,提升競爭力。期望我國企業未來在打造整個火箭、完整衛星系統開發上,宜在系統整合能力有限下應慎選分工位置加以聚焦發展。

    建構太空服務網

    太空領域的需求包羅萬象,除了配合相關計畫或設備進行零組件設計外,從最終的使用目的規劃詳盡的服務方案會是更有價值的作法,也可以促進我國產業從配合客戶需求,進而提升到創造市場需求的發展方向。由於在地太空領域的開發應用理應屬於國家安全的範疇,對於科技發展、國防、資訊安全、環境管理等…都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建構出符合台灣本地的太空領域相關基礎設施、人才培育、應用發展方向、資金佈局、乃至於跨國協作的工作都對未來的國家總體發展都非常重要。在政策推動的進度上採用實體與線上服務並進發展的生態鏈,提供完整方案的服務網路,將有助於太空產業穩固加速成長。

    最後,期許我國在這波太空衛星熱潮中,全力發展LEO衛星,尤其台灣創投產業發展蓬勃不僅經驗豐富,整體基金規模也不小,可藉由政府的企圖心及政策的引導,將此產業納入國家重要發展方向,如此可將創投基金投資方向誘導至此產業,加上政府資金的投入,將資金有效的導入,不出10年台灣一定可以形成完整的太空產業鏈。雖然目前台灣太空產業鏈還在初期發展階段,不管是火箭、衛星等垂直或水平相關產業,雖不完整但也是一種優勢,代表發展空間將會更有彈性與靈活度,台灣的太空產業是很值得期待的!(台翔呂宜諠副總經理於工商時報發表,圖片工商時報)
  • View More 工商時報.jpg
    產業觀測

    共創衛星產業商業化的下一個榮景

    過去一年來,新的技術潮流引領國際企業快速數位轉型,數位技術相關之創新服務與產品帶來全球廣大的迴響。隨著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完成獵鷹九號火箭商業計畫、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低成本火箭發射並推出星鏈計畫(Starlink),英國維珍軌道 (Virgin Orbit)以波音747為平台利用LauncherOne火箭將多顆微型衛星送入軌道,敲響了新世紀的太空革命鐘聲,太空技術競賽已成為世界各國競逐的新戰場,也將帶來衛星供應鏈無限想像的商機。小型化與輕量化成為衛星產業的主流趨勢,身處半導體及ICT供應鏈翹楚的台灣,應可依循半導體成功模式,凝聚優秀的技術人才,研發先進創新的技術,引領全球衛星市場。

    衛星產業布局首重提升衛星元件自製率

    台灣衛星產業布局將以自主衛星製造為方向。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台灣要發展太空產業商機,最大的關鍵就是衛星。除了做代工外還要做系統,台灣應該要在製造衛星與發射火箭上都能獨立自主,目標在2025年衛星元件自製率達100%。」

    如何達到提升衛星自製之目標,可循半導體模式,建立在地製造的完整衛星產業供應鏈,進行垂直分工達到產業群聚效益。於地利與人和的優勢下具備彈性高、速度快、可客製化服務、成本控制及國防資安風險低的國際競爭優勢。在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基礎下,台灣將具更有利的條件發展衛星產業。

    根據我國第三期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2019-2028年),福衛十號規劃發射高解析度及全天候的SAR(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酬載之衛星星群,主要應用於地球觀測與遙測。最佳解析度可達0.7公尺、刈幅至少50公里,布建於地球513公里之太陽同步軌道形成星群。元件與酬載將採商用電子零件為主。台灣目前在衛星部分的零組件供應鏈已具有自製能力,如能掌握衛星關鍵元件技術,未來台灣可在SAR衛星的自製研發上建立完整供應鏈,甚至可外銷衛星元件至國際市場的能力。

    SAR衛星商業化潛在效益龐大

    目前傳統觀測地球的成像感測器大部分以可見光為主,如遇地球雲層覆蓋及夜晚無光區域或霾害之情況,將無法全天候執行地表影像擷取。SAR的儀器透過電波接收回波數據後,從而量測出地形地貌,且能全天候監測,解析度甚至優於光學衛星,可解決光學感測器無法全天候執行的缺點。SAR目前主要被應用在軍事和情報領域較多,但因具全天候、即時性、高解析、低成本之優點,未來在商用應用領域 (如導航、漁業、農業、災害管理等)將隨著創新服務的發想而越廣。

    加拿大是全球首先推動SAR商業化國家,在1995年發射升空的地球觀測衛星,應用SAR技術獲取地表圖像,監測全球氣候與自然資源。芬蘭ICEYE微型SAR,是唯一實現廣域掃描成像的商業遙測衛星供應商,目前運作X頻段的星群解析度可達0.25公尺,數據對接到地面站僅需5分鐘,經證明在農、林業等應用環境監測是有效的。Capella Space為美國第一家提供商用SAR圖像公司,2019年該公司與美國空軍簽署合約,將其圖像用於虛擬實境軟體、飛彈防禦與預測情報等領域,目標在2023年於軌道上運行36顆雷達成像衛星,圖像解析度可低於0.5公尺。

    而隨著SAR全球商業化發展,其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根據Market Insight Reports 2021年12月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SAR市場產值約為33.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2021~2027)為11.6%,2027年市場產值將達到72億美元。但基於與國家安全保密合約關係而不能公開者,其實際市場產值應為更高。顯現SAR未來有望取代光學感測技術的衛星,成長性可期。

    軟實力結合衛星產業將成台灣強項

    台灣產業在高頻無線通訊、物理演算法、精密機械等領域的雄厚實力基礎,具備可獨立發展及製造小型化、高性能的SAR衛星硬功夫。物理工程特性對太空產業而言依然為首要,SAR是高密度整合的衛星應用,演算軟體技術在太空領域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優異的軟體可帶來更穩定的衛星營運、更佳的衛星成像效果、或衛星系統獲得更多效益。而SAR合成計算牽涉到諸多物理原理、演算法以及龐大資料運算量,包括高頻電波量測、高精度空間定位、無線數據傳輸、AI物件辨識引擎、物件3維定位、訊號整合處理(成像)、地面站服務(GSaaS)、及雲端運算管理等。每個項目皆屬高度新興技術領域,對於本國衛星產業核心技術發展與專業人才養成將帶來推波助瀾的效果。

    推動衛星產業商業化事不宜遲

    隨著技術不斷革新,國際上新興創新服務也陸續進入商用領域。從衛星產業四個市場面向來看,除本體製造、發射技術有待突破之外,在地面接收設備、衛星圖資應用服務等方面,早已具有優勢基礎,民間廠商以及相關學術單位由被動逐漸轉為主動參與衛星產業,破除衛星研發是國家隊專屬的迷思。未來若能在政府政策及相關法人引領下,集結台灣內的相關能量,透過政策規劃、法人研發機構之核心技術移轉、成立衍生公司(Spin-off)或併購關鍵元件技術、結合國家級投資公司與民間力量之財務支援,研擬具體可行商業模式,協助推動衛星產業全球性商業化發展,促進太空技術產業化與融合,應有機會培養民間可自主衛星本體製造及發射之初始火苗。(台翔呂宜諠副總經理於工商時報發表,圖片工商時報)
  • View More 工商時報.jpg
    產業觀測

    全球太空競賽中的台灣產業機會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太空是一個自古讓人感覺遙不可及,令人敬畏又神祕的地方。最近幾年,太空活動參與的國家與企業越來越多,太空軌道與通訊頻譜成為競相爭奪的戰略資源,所有參與者無不積極投入。在台灣推動國防自主的施政方針之下,太空軍事實力的發展宜積極展開。

    太空國防角力浮出檯面

    近年來,由於國際政治、軍事與經濟情勢的變化,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於太空與國防安全的發展。據報導指出,美國、中國、俄羅斯皆已在秘密發展及測試新的太空戰爭策略,包含衛星干擾、衛星欺騙及衛星間諜等技術的研發。日本、南韓、及印度等國,也積極發展太空實力。台灣的福衛八號計畫為一個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計畫,第一枚與第二枚衛星將分別在2023與2024年發射。

    美國為因應未來的太空衝突,2019年12月通過立法,成立全世界第一個太空軍種,目的在太空領域執行任務和行動,負責包括全球定位系統衛星群、軍用通訊衛星群、低軌道無人機、飛彈預警系統、太空監視和衛星控制網路。依據2022年美國政府預算資料,太空部隊預算為174億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13.1%。顯示太空軍事競賽已然浮出了檯面。

    政府與民間密切合作已是趨勢

    太空產業的發展與推動,牽涉層面廣泛,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協作,才能畢盡其功。例如美國衛星大廠Viasat提供軍方頻譜、衛星和地面技術,打造全球性混合太空地面網路。美國國家偵察局(NRO)採用地球成像公司Planet Labs的立方衛星星系提供3-5公尺解析度衛星影像監測服務。美國空軍自2005年起已連續向SpaceX購買多筆火箭及衛星發射服務合約,美國太空總署也與SpaceX簽訂約28.9億美元合約,打造重返月球的載人太空船。太空產業需有跨領域的高度整合,台灣此部分的發展有賴軍民共同協作來建立自主研發、製造與整合能量。

    台灣切入國際太空國防產業供應鏈之戰略

    根據國發會產業發展處之資料,進軍太空是國防及戰略產業發展方向之一,重要推動策略包括:1.精進遙測與通訊衛星本體/酬載與地面通訊設備技術;2.提供國產衛星元件與次系統試煉場域;3.鏈結國際市場,開拓海外商機;4.完備產業發展基礎能量與措施。依政府的發展政策,作者以為,台灣切入國際太空國防產業供應鏈之戰略宜有下列七大主軸:

    一、建立跨部會協調與整合機制:太空產業發展為國家安全重大議題之一,建議國安會進行跨部會協調,整合國防部、科技部、經濟部、農委會及海巡署轄下所屬與衛星業務相關之單位,勾勒各項目標方向,方能敏捷因應當前國家戰略目標與政策需求。

    二、加速培育本土航太人才:(1)全方位養成航太專業人才,整合研發、教學、實戰三合一架構,推動自主研發落地;(2)透過獎勵軍職人員與提供升遷誘因,發展尖端的軍民通用科技;(3)推廣太空科學知識普及教育,應從小開始納入太空科技的課程,吸引年輕學子投身太空產業。

    三、發展航太產業聚落:重點發展航太產業聚落兼具建置衛星實驗場域、研發人才培訓基地,連結航太產業生態網絡。例如桃園航空城、雲林岸上衛星發射基地、高雄海上衛星發射基地等皆是可考慮的據點,為衛星的研製與發射任務做好準備,以提升跨入太空國防產業的綜效。

    四、鼓勵產業與新創投入:我國現行各領域產業(如通訊、金屬、工控系統等)雖已打入國際國防與航太供應鏈,然與此業務相關之營收僅佔各企業的一小部分,但卻是一塊值得關注的市場。建議若能有產業集資,整併收購與航太、軍武相關之業務,成立太空經濟新創公司,整合相關之研發人才、技術與客戶,以提出解決方案之姿,全力投入國際航太、國防市場,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值。

    五、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進行跨國合作:尋求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在台投資合作,技術落地台灣,發展本土殺手級產品,在台生產,行銷國際,以MlT在國際太空國防產業上建立台灣品牌,將效益最大化。

    六、發展系統加值應用服務:台灣在衛星、火箭地面設備元件已具商業化能量,惟在關鍵元件、酬載、次系統、系統整合、與軟體加值應用服務等尚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期盼能藉由產學研及法人機構之合力,進行研發商轉,行銷國際。

    七、發展火箭發射服務:有關自主發展火箭與以火箭發射衛星服務,由於需要高額的資金、人才與技術,相對投資風險較高,建議能爭取多國合作,共同承擔開發風險及分享開發成果,創造多贏局面。

    結論

    今年9月,蔡英文總統表示,未來將投資新台幣251億元打造台灣太空國家隊,要將台灣的國力打上太空。然而,太空產業牽涉廣泛的技術與人才,要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非一蹴可幾,雖然前景看好,仍需一步一腳印,以扎實的人才培育來促進台灣航太的長期發展,冷靜分析國際整個太空產業生態系統及趨勢發展,發揮台灣軟硬整合實力,或許能讓投資金額由251億元放大至十倍以上的產值效益,以因應太空經濟時代。(台翔呂宜諠副總經理於工商時報發表,圖片工商時報)
  • View More 工商時報.jpg
    產業觀測

    台灣衛星產業的國際布局

    近幾年來低軌衛星應用多元發展之趨勢已然形成,相關商機潛力受到政府及業界相當關注,政府2021年啟動「B5G衛星通訊」計畫,期能透過提升地面通訊能量以及強化低軌衛星整體技術和系統,協助業界切入低軌通訊衛星蓬勃發展的國際市場,得以在未來的國際太空產業鏈占有一席之地。

    觀察現階段主要的衛星應用類型,根據美國調研機構Bryce的統計,2020年全球發射火箭任務中,約有79%載運的是通訊衛星,其次為遙測衛星約占11%。低軌衛星通訊應用在近年國際科技公司與新創業者積極推動下發展迅速,台灣在衛星趨勢大架構下的發展機會,除了「製造衛星」與「發射火箭」,事實上衛星產業還有兩大塊市場「地面設備」與「衛星服務」。

    根據Morgan Stanley最新預估,全球太空產業規模將從2020年的3,500億美元成長至2040年的1兆美元,其中地面設備約占49%、衛星服務約占45%。而台灣業者以投入地面設備製造為主,主要供應Starlink微電子、微波天線與航太精密元件,其次,則是負責接收衛星訊號的地面設備及其關鍵配備與零組件(例如:LNB、PCB、CCL、PA、RF)等地面設備市場一直很有競爭力,現在廠商看低軌道衛星通訊商機也願意投入,相信台灣業者有機會取得先機。

    但攸關衛星產業與市場相關的資安問題更是國際相當重視的議題,因此從事衛星產業的業者必須了解和掌握下列幾點:

    一、供應鏈安全已成為全球關切的議題,國際安全合規更是致勝關鍵。1.國際供應鏈安全要求持續不斷,如歐盟/北約2019年發布5G布拉格會議共識與原則,歐盟資安部門(ENSIA)公布「5G網路安全建議書」規範,美國川普及拜登政府斬斷紅色供應鏈政策亦陸續發酵,於2019年發布了「確保資通訊技術與服務供應鏈安全行政命令」,緊接著2020年頒布國防供應鏈「CMMC成熟度模型認證計畫」,2021年拜登更簽署了「美國供應鏈行政命令」及「戰略及關鍵物資供應鏈」政策報告,彰顯供應鏈安全已成為全球關切的議題。

    2.全球各垂直領域之資安規範陸續公布,如運用於5G、B5G,需符合由 3GPP 和 GSMA 共同定義的「網通設備安全保障計劃」(NESAS-Network Equipment Security Assurance Scheme),對於供應商產品開發生命週期過程所進行的安全合規稽核,同時對供應商之網通產品亦要求需經由認可的安全測試實驗室使用3GPP定義的測試項目進行評估,以客觀的角度衡量相關網通產品的安全級別。

    3.我國衛星產業業者對於產品開發設計以及產品安全,大多尚未致力於投入5G、B5G安全合規之相關措施,未來將難以進入國際市場。基於我國過去因產品不符合資安規範,多項產品遭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裁罰,造成公司重大損失。在國際大廠皆已開始投入安全品質之提升下,國內相關主管單位與業者應需儘速部署國際安全合規相關措施,以確保本國產品的安全品質合規,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二、本國衛星產業在網通設備上之國際安全合規超前部署建議方向:

    1.由政府主導建立本國3GPP資安合規生態系
    (1)建議由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等法人機構爭取成為在台的GSMA所認可的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單位,負責認證國內安全測試實驗室的能力。
    (2)協助國內安全測試實驗室通過 ISO/IEC 17025 認證及輔導具備執行3GPP安全保證規範(SCAS)中定義的測試能力,以取得成為TAF認證合格之安全測試實驗室。
    (3)協助培育資安業者對衛星通訊產業之產品開發生命週期過程之安全合規顧問能力,以期能透過國內資安產業顧問能量協助業者通過產品開發生命週期過程的安全合規稽核。

    2.衛星業者投入資源進行國際安全合規部署
    (1)成立資安合規相關組織,統籌與進行國際安全合規事宜。
    (2)落實產品開發生命週期安全流程,建立SOP與導入實作,並委由顧問進行合規輔導。
    (3)依據3GPP安全保證規範(SCAS)中定義的產品測試項目,於出廠前進行相關安全測試,期能通過安全測試實驗室之評估,確保產品合規。(台翔呂宜諠副總經理於工商時報發表,圖片工商時報)